您正在访问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平台:88.205.71.1 前往国家顶级节点服务平台查询
平台服务热线:

15942338746

“猪周期”低迷 双汇发展营收净利双双下挫 亟待新出路

2024-12-09 00:00    来源:新浪财经  点击量:14  评论(0人参与)
 

 随着生猪价格低迷,猪周期处于底部,国内“肉制品大王”双汇发展(000895.SZ)度过了艰难的一年。


  3月26日,双汇发展发布了2023年业绩,受包装肉制品销量下降及猪肉、鸡肉价格偏低等因素影响,公司全年实现营收598.93亿元,同比下降4.29%,归母净利润50.53亿元,同比下降10.11%。


  这一业绩,几乎重回公司2019年的同期水平(营收603.10亿元、归母净利润54.38亿元)。


  市场对这份年报反应迅速,3月27日,公司股价大跌9.45%。


  事实上,双汇发展最近三年的业绩均不算理想:2021年,双汇发展营收下降9.72%至666.82亿元,归母净利润下降22.21%至48.66亿元,成为公司近年来业绩降幅最大的一年。此后的2022年,公司营收仍然走低,下降6.16%至625.76亿元。


  在肉制品行业总体需求走弱的背景下,双汇发展如何寻找新出路?



  “猪周期”低迷,营收、净利双双下挫


  “肉类行业生猪供应充足,猪价相对较低,市场猪多肉多,竞争激烈;肉制品行业总体消费不振”,谈及2023年的行业背景,双汇发展在年报中提到。


  回顾过去一年的业绩表现,双汇发展称,2023年,公司肉类产品总外销量323万吨,同比上升2.41%,但受包装肉制品销量下降及猪肉、鸡肉价格偏低等因素影响,公司营收598.93亿元,同比下降4.29%,归母净利润50.53亿元,同比下降10.11%。


  尤其是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37.00亿元,对比2023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营收分别为156.66亿元、147.61亿元、157.66亿元),均处于低位。


  在3月26日召开的投资者交流会上,双汇发展方面解释,“2023年四季度肉制品销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受春节错位影响,2022年四季度为春节备货、基数高;二是2023年中秋和国庆双节期间的终端销售低于预期,节后终端存货在四季度消化,短期内对肉制品销量产生影响”。


  目前,双汇发展的业务涉及肉类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以屠宰业和肉制品加工业为核心,主要产品为生鲜产品及包装肉制品。


  从产品结构来看,2023年,包装肉制品实现营收264.14亿元,占比44.10%,同比下滑2.85%;生鲜产品实现营收309.70亿元,占比51.71%,同比下滑7.45%;其他产品实现营收90.18亿元,占比15.06%。


  “双汇发展的业务主要以国内生猪屠宰和肉制品加工为主,业绩直接和猪价相关”,3月27日,搜猪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指出,不过,他强调,“从目前的生猪市场行情来看,生猪价格自2021年6月暴跌至亏损区后,至今已经连续第四个年度出现亏损,但猪价目前已经突破15元/公斤,超越去年同期猪价,同比已经转为上涨,即将走出亏损区域,有望迎来复苏”。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双汇发展的间接控股股东,“双汇系”在港股的上市主体万洲国际(00288.HK)也于同日发布了2023年财报。


  由于肉制品及猪肉销量分别下跌4.4%及1.5%以及平均销价下跌,2023年全年,万洲国际实现收入262.36亿美元,同比减少6.8%,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生物公允价值调整后)6.29亿美元,同比减少54.09%。


  此外,万洲国际透露,2023年,中国业务占公司整体收入及经营利润的比例分别为33.3%及64.4%。


  寻找新的增长点


  业绩低迷,双汇发展如何破局?


  从2023年产品贡献来看,尽管公司的生鲜产品营收占比更高(51.71%),但毛利率仅为5.70%,而更多利润贡献来自于包装肉制品,其毛利率为31.66%。


  在此背景下,开拓包装肉制品的新产品、新赛道,无疑成为双汇发展的工作重点。


  针对肉制品的产品策略,除了继续发力明星产品双汇王中王,双汇发展近年来还推出了辣吗?辣、火炫风、智趣多鳕鱼肠等新产品,同时也布局了双汇八大碗、家宴等中华菜肴产品,小酥肉、酱爆大肠段、蒜香骨等调理产品,猪八件、椒麻鸡、酱卤牛肉等酱卤熟食产品,形成一系列产品群。


  在3月26日的投资者交流会上,双汇发展方面也透露,“近几年公司在新产品推广、新赛道开拓、网络建设、营销创新及队伍激励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公司指出,在2023年肉制品销售网点新增19万个的基础上,“将继续推进网点扩增”,此外,“将继续推进产品结构调整,目前已培养一批盈利水平高且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表现良好、上量可期”。


  值得一提的是,“加快餐饮及团餐业务发展”也被写进了双汇发展年报。


  公司提到,2024年要加快餐饮及团餐业务发展,“公司餐饮业务将发挥企业市场网络优势,加快C端渠道铺货,强化B端需求对接,推进熟食门店建设,支持规模提升;团餐业务将加强订单开发,做好供餐保障及配套服务,做大产销规模,为企业贡献新增量”。


  双汇发展副总裁周霄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公司团餐事业部主要面对机关食堂以及学校学生食堂,先在漯河当地开展业务,然后再辐射整个河南省。”


  从行业趋势来看,随着预制菜赛道火热,不少肉制品龙头企业亦加紧布局,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


  如2023年预计亏损13.60亿元-17.60亿元的龙大美食(002726.SZ),正发力预制菜业务。


  1月30日,龙大美食在多家机构投资者参与的小范围电话会议中透露,“2024年公司将更加聚焦食品主体业务,持续推进以预制菜为核心的食品主体战略,调整业务结构,提升食品和预制菜板块的收入占比,持续加大食品板块的投入”。


  公告显示,自确立食品主体战略以来,龙大美食的预制菜业务增长迅速,该业务2021年收入11.82亿元,2022年收入13.14亿元,2023年收入突破1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近50%。


  而在2023年前三季度业绩承压之下,金字火腿(002515.SZ)也对外表示,“大力发展火腿产品的同时,积极发展香肠、腊肉、淡咸肉、烤肠、火腿预制菜等特色肉制品和预制肉制品”,“2023年5月份以来,公司陆续有多款预制菜品投入市场试销”。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猜你喜欢

相关评论

好评
0% 0
中评
0% 0
差评
0% 0
       匿名发表     (内容限5至200字)     当前已经输入 0
  • 暂无评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由网友自由发布,本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食品产业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电话:邮箱:

备案号:未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