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岭县蔬菜生态化栽培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基地传来了好消息,自育蔬菜新品种实现了丰收,品质十分优良。自开展科技服务以来,国家科技特派团关岭团充分发挥自身专长和资源优势,自育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帮助关岭蔬菜产业走上了提质增效的路子。
在沙营镇前进坝区蔬菜种植示范点,田间地头一串串豆荚圆润、色泽鲜绿的无筋豆挂满枝头,长势喜人,菜农们正在忙着采摘成熟的无筋豆,将鲜嫩的豆子收入背篓,运往农产品临时收购点进行挑拣、分装、称重、打包销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关岭自治县农旅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专家组实地考察了无筋豆和包菜的田间生长情况及抗病性,大家纷纷表示自育蔬菜新品种种出来的无筋豆品质十分优良。
“今天我们正在进行棒豆的采摘,通过三年的试验和示范之后,我们已经筛选出最适宜关岭种植的蔬菜品种,摸索到关岭蔬菜最佳的精准接茬模式。我们在关岭共实施了四个示范基地,每个示范基地核心示范 500 亩,辐射带动关岭蔬菜示范有2万多亩,示范带动效果较好。”国家科技特派团关岭团团长陈佳琴介绍道。
据了解,《关岭县蔬菜生态化栽培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是国家科技特派团关岭团实施的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针对关岭县蔬菜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集约化育苗技术不成熟等问题,研究优良品种筛选、基质研发、养分协同、病虫害绿色防控及山地农机应用技术,集成关岭县蔬菜生态化关键栽培技术模式,在全县进行推广应用,促进关岭蔬菜产业提质增效。
“我这边有50多亩,前段时间种的是莲花白,莲花白过后栽的黄瓜,黄瓜过后这季就是无筋豆,以前种不知道选什么品种,现在农科院推荐的品种还是可以的。”沙营镇前进坝区蔬菜种植大户雷雨说道。
近年来,该项目着力研发春黄瓜——夏棒豆——秋甘蓝或早春白菜——夏黄瓜或棒豆——秋芥菜等多茬口绿色防控高效种植模式等一年三季三收或一年三季四收等高山蔬菜周年高效生产精准接茬模式,缓解土壤连作障碍,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实现关岭高山蔬菜周年生产与供应、菜农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蔬菜,带动农民持续增收。
“我们在蔬菜基地一年到头都有活干,我们老年人无法外出务工,在这里一天都有100元的工钱。”沙营镇前进村村民卢开美说道。
下一步,关岭将持续开展蔬菜种植技术培训,培训一批专业农技人员和种植大户,建立核心示范点,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绿色高效生产,打造品种+技术的产业结构,形成蔬菜提质增效关键技术体系,推动全县蔬菜产业向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在全县进行蔬菜品种和技术模式的推广应用,带动全县20多万亩的蔬菜提质增效,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推动关岭蔬菜高质量发展。”陈佳琴表示道。
好评 ![]() |
|
0% | 0 |
中评 ![]() |
|
0% | 0 |
差评 ![]() |
|
0% | 0 |
食品安全合规服务网 | 中国食品科技技术学会 | 中国食品网 | 食品-中国经济网 | 食品商务网 | 进出口食品安全信息平台 | 食品团体标准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