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走进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二官村,田垄间大葱、黄瓜长势正好。不远处的白色大棚里,一株株辣椒苗茁壮挺拔,青色辣椒已开始挂上枝头。
二官村是蔬菜种植的“老把式”。全村耕地中,超过八成都种上了蔬菜。“我们这1500多亩地,种的就是1500多亩的菜。”该村村支书汪天平的话语里透着自豪。多年来,二官村以大葱为龙头产业,产品远销广东、成都、长沙等地,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支柱。
然而,传统的露天种植模式,始终受制于气候和季节。为了突破这一瓶颈,2024年,东西部协作项目资金为村里带来了新希望。总投资200万元,用于建设2万平方米的蔬菜大棚及附属设施,覆盖超过200户村民。
“大棚建好了,我们就能种反季节蔬菜,错开上市高峰,价格能比平时高不少。”汪天平介绍,新大棚能让村民更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掌握种植主动权。
除了提升种植效益,如何让丰收的蔬菜“走得更远、卖得更好”也是关键。在村子的另一头,一座崭新的冷库已经投入使用。这是另一个东西部协作项目——投资30万元的净葱加工预冷项目。走进库内,冷风扑面而来,工人们穿着厚实的棉衣,将一箱箱蔬菜打包。
“以前没有冷库,蔬菜采收后保鲜期短,必须尽快卖掉,价格上就比较被动。”汪天平说。如今,这座100平方米的预冷库能有效延长蔬菜的保鲜期。“像一些蔬菜可以存放半个月甚至更久,这给了我们调控市场价格的空间,也可以对接更远的市场。”有了冷链保障,二官村的蔬菜销路进一步拓宽,为进入高端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
“东西部协作的帮扶,帮到了我们的真正需求上。”汪天平表示,大棚解决了“看天吃饭”的难题,冷库则延长了蔬菜的销售半径和货架期。粤黔协作带来的资金和项目,为这个蔬菜种植大村补齐了产业链短板,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好评 ![]() |
|
0% | 0 |
中评 ![]() |
|
0% | 0 |
差评 ![]() |
|
0% | 0 |
食品安全合规服务网 | 中国食品科技技术学会 | 中国食品网 | 食品-中国经济网 | 食品商务网 | 进出口食品安全信息平台 | 食品团体标准网 |